中国经济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按可比价格计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生产需求扩大,市场活力提升,就业物价稳定。
一季度经济数据被称为全年经济走势的“风向标”,历来备受重视。由于疫情等特殊原因,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格外令人关注。因为它既可以显示经过疫情冲击后中国经济增长动能的恢复程度,表明经济是否已经回归常态化的增长路径,还可据此推测“十四五”时期,甚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
值得指出的是,需要全面客观看待今年一季度经济的“超高增长”。根据以前的测算,中国经济如果未受到疫情冲击影响,2020年与2021年的经济增长率水平应该分布在5.5%至6.0%的区间。基于此,可以看出目前的经济增长仍处于恢复阶段,并未完全达到经济运行的正常水平。按照5%的增长率水平看,宏观经济在未来还应当有进一步上行的空间。
随着基数效应消退,预计GDP同比增速应会逐季回落。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GDP的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从一季度经济数据看,6%的目标值比较稳当。最近一个时期,国际经济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期,多预测增长幅度将超过8%。世界银行在3月26日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中,预计中国2021年经济增长率将从2020年的2.3%加快至8.1%。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WEO)预计,2021年和2022年中国GDP增速分别为8.4%和5.6%。在IMF看来,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包括:有效的疫情遏制措施、强有力的公共投资应对措施以及中国央行给予流动性支持。
国际机构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我们自身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时刻关注经济恢复过程中面对的风险和挑战。
从国内经济运行来看,经济恢复增长过程中仍有隐忧,一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包括农产品价格上涨将会逐步推高物价,特别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令人担忧。我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将对我国形成输入性成本上涨压力。二是中小企业恢复正常经营仍存在较大困难。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将会增加。相比于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制造业融资难度加大,甚至面临较大的资金链断裂风险。
从外部风险挑战看,一是全球疫情风险远未消除,疫情在某些国家再度暴发,其影响不容小视。二是美国采取的超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冲击。美国利用美元霸权把通胀预期转嫁到国际市场,这对我国经济运行带来较大的压力。三是多边贸易投资冲突有可能加剧。疫后发达国家有针对性的贸易投资调整,特别是保护主义政策将对我国外贸增速带来较大冲击。
4月末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指出,要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当前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要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凝神聚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堵点。从中长期看,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应当在供给与需求两方同时发力,才能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且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季度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格局开了个好头。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在“十四五”时期的新发展阶段,必将遵从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动力
纵观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改革开放。在近年来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改革开放更是成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提升发展成效的重要抓手。例如,我国通过持续的减税降费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2020年,为了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我国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经济增长仍然需要从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中获取发展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首先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如以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2020年是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的第一年,随着一系列具体政策出台,2021年多领域国企改革将有新突破,其中包括分层分类多路径推进混改,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速加力,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扩围升级,国企改革的红利将加速释放。其次要注重提升改革的协同性,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因为各方面的改革之间是相互影响、互为条件、彼此制约的。与以往相比,现阶段改革的复杂性、整体难度、协调性在大大提升。全面深化改革要在改革的顶层设计方面率先进行系统集成,把已经形成的一些改革成果加以梳理、集成、整合,形成改革聚力。同时,对下一步改革也要有系统集成,通过系统设计和彼此协调,形成改革合力,以改革系统集成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2020年,在全球经济深度衰退的形势下,中国外贸保持1.9%的增长。这得益于中国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经济贸易的及时正常化,全球订单向中国转移,全球需求、供给、创新、服务、资本、货币与金融合作均发生东移。2020年中国逆势成为全球第一大引资国。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新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在全球直接投资(FDI)同比大幅下降42%的环境下,中国利用外资逆势增长4%,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引资国,占全球FDI的19%,比2019年提升10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随着一系列稳外贸措施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以及“一带一路”建设、RCEP、中欧协议签订等贸易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措施的落实,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前景可期。通过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大幅缩减,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出台并积极实施外商投资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我国会更加成为外资的“热土”与跨国公司的避风港,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多分享国内市场和参与国内大市场建设的机遇。
以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00万亿元,实现历史性跨越。相对于经济规模,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亟待提升。从全球经济分工的角度看,当前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非常高,但是位置偏中、下游,对原材料、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依赖度比较高。因此,通过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就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着力点。
当前,日趋复杂与严峻的国际关系也要求我们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通过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十四五”规划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如何开展技术创新,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对比发达国家的标准不断提升两个比重:首先是研发投入占GDP比重,1995年,我国研发占GDP只有0.5%,到2019年终于到2.2%,达到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美国在战后保持在3%左右,已经保持了70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仍有明显的提升空间,并且我国目前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也相对较低。其次是基础研究支出与整个研发费用的比例,我国的这个数值长期徘徊在5%,2019年上升到6%,这个数字在发达国家是12%,美国是17%-18%。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未来这样的高投入水平要长期保持下去。
二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更好发挥政府政策支持作用的创新机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因为企业直接面对市场,相比政府有更好的创新机制。由于科技创新周期长、投资大,同样需要国家提供早期的研发支持,但是要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该由市场做的事情交由市场,是更加有效的方法。政府主导的核心技术比较适合于一些特定战略性的领域,比如航天、航空等,但大部分的技术自主创新要依靠市场和市场主体。政府的作用除了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之外,还有服务功能,包括在税收、创新环境方面进行引导和支持。
把坚持扩大内需作为可持续增长的战略基点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当前,无论是从经济体量,还是增长速度看,国内市场的作用都愈发突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对于稳定当前经济显得格外重要。扩大内需的主要途径包括消费和投资。
稳定和扩大消费。扩大消费,首先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最根本的就是要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扩大消费的三个方向:一是“扩大县乡消费”,表明农村乡镇也是我国内需市场的重要一环。二是在汽车消费上首次提出“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标志着二手车市场将在促进我国汽车消费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三是在2020年消费受到疫情严重冲击之下,线上消费模式显著增加,由此政府对于线上消费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
扩大有效投资,尤其是扩大“新基建”。与传统的“铁公基”相比,“新基建”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兼具稳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综合性重大作用。长期看,新基建能够培育新经济、新技术和新产业,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新基建包括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科技领域的基础设施以及营商环境、服务业开放、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制度领域的基础设施。2020年与2021年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强调了“新基建”。这意味着“新基建”已经上升到长期国家战略层面,必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最大的政策发力点和资本市场最大的投资机会。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