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外贸在疫情影响下历经严峻考验,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一年。
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7%;其中,出口12.71万亿元,增长1.8%;进口10.41万亿元,下降0.6%。
明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年,我国外贸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后疫情时代,外贸将呈现出哪些新的特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评价外贸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针对上述疑问,《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近期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进行了专访。
霍建国:“十四五”期间,我国面临外部环境的挑战仍然难以出现根本改观,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影响及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和冲击仍将较为显著。
首先,外贸企业应做好应对复杂竞争环境的准备。从保证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角度,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仍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伴随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对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将成为考核外贸的主要指标。
从外贸结构来看,“十四五”时期,服务贸易占我国贸易规模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髙技术产业的出口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传统出口商品的市场份额将有所收缩,但整体出口效益将明显改观。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将全面提升,将更加适应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
NBD:当前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与扩大开放之间是否矛盾?伴随国内国际双循环时代的到来,我国外贸形态可能会出现哪些新变化?
霍建国:从我国“十四五”面临的外部环境来看,选择“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非常必要的。依托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同改革开放之间并不矛盾。我国也一再强调,要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我国现行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必须确保外贸的稳定发展。
因为外贸出口不仅解决了出口创汇问题,更重要的是出囗贸易带动了大量国内就业,外贸对稳定就业发挥着巨大的支撑作用。此外,进口贸易对支持国内经济建设,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从激发内需潜力的层面来看,对国内短缺商品的进口,也满足了国内消费需求,对激发消费潜力和内生动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国民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对外经济贸易的。
“十四五”时期,我们不仅要巩固对外贸易的发展成果,而且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出口的竞争力,不断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发挥外贸在支持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NBD:我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您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外贸会出现哪些变局?
霍建国:“十四五”期间,全球经贸格局将进一步呈现不均衡发展的特征。外部市场的收缩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必然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外贸企业一定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巩固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加大外贸竞争新优势的提升能力,主要包括研究市场的能力、维系客户关系的能力、产品创新的能力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而这些恰恰是我国外贸企业的短板,必须要集中精力解决好这方面的能力建设问题。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十三五”时期,中国不仅巩固了货物贸易大国的地位,同时在贸易结构和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一般贸易出口和民营企业出口比例已超过5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持续上升,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因此在“十四五”时期,继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是主要发展目标。要将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建立新的内生增长驱动模式,以更多市场化改革的方法,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提升,巩固和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出口企业的经营能力,促进我国外贸稳定增长,逐步发展为贸易强国。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我们仍然要继续依赖外向型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因为我国外贸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具有相当优势的。
我们必须要处理好内循环同外循环的关系,努力形成新的发展格局,而这也必须依赖国内的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针对外贸企业的发展,其主要任务仍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当然,在疫情的影响下,适当开展一些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活动也是提升经济活力和流动性的有效手段。比如出口转内销,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同时也是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所以外贸企业切不可放弃国际市场。
全年外贸规模大概率实现正增长
NBD: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的走势好于预期。您认为四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是否会迎来翘尾?全年外贸规模能否超过去年?
霍建国: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企业的表现好于预期,特别是出口的表现十分亮眼。在疫情影响下,这一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也反映出我国企业发展的韧性和付出的努力。当然政府的帮扶政策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国际市场的需求正在恢复之中。如果国外大部分国家的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趋于稳定,外部需求将进一步恢复,我国出口的稳定性将有所上升。
只要国内的帮扶政策力度不减,估计全年出口可以维持目前的水平,进口受汇率变动和国内生产投资回升的影响,还将有一个持续反弹的行情。从全年来看,进出口贸易实现正增长应该没有太大悬念。
NBD:疫情加速了全球外贸格局的演变,比如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伙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等。展望“十四五”,全球外贸格局还会出现哪些新变化和规律?
霍建国:展望“十四五”,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仍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看,区域贸易发展的比例将进一步上升。欧盟做为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其对全球贸易的贡献仍是不可替代的。尽管在疫情下,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一旦中欧合作关系得到改善,或者中欧顺利达成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相信中欧贸易的关系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总的来说,我认为在“十四五”时期,中欧贸易的增长潜力仍然是十分巨大的。
当然我们也应该髙度重视同东盟国家的合作,争取年内顺利签署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有可能出现欧盟和东盟交替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可能。从产品结构的发展趋势看,要特别关注服务贸易的扩张态势,特别是数字贸易的发展速度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